傳統教育被技術顛覆的時機已經成熟。 教育技術市場預計每年增長11%,到2025年將達到3410億美元(數據來源:HolonIQ)。 在數碼革命和提高員工技能需求的推動下,企業學習市場也預計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已經成為這種變革的催化劑。
亞洲教育科技的市場在全球領域最具潛力,這裡有數以億計的學生、文化上重視教育、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政府的支援和充足的資本。 僅中國的教育科技市場每年增長率就可達20%。 亞太地區也很有可能出現企業在線學習的最高增長率。
大灣區機遇
此計劃是專為從事教育的企業而設的一項環球企業發展計劃,也為入選者提供機會了解大灣區的市場與商機。
中國政府已制定戰略規劃,在南中國11個緊密連接的繁榮大都市中建設亞洲的矽谷。這個稱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群,有三家全球排名前五十大的大學,也是中國科技巨擘騰訊、華為、大疆創新等的根據地。整個大灣區人口共7,10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7萬億美元,其融資、生產、運送的貨物總數冠絕全球。
參與計劃有助你深入了解大灣區的機遇,利用此區進軍環球市場、融資及作為公司的亞洲科研試點及環球供應鏈管理中心。本計劃最後入圍的12名人士,將可參觀大灣區三個主要城市:
香港是中國首屈一指的國際大都會,商業文化與全球接軌,是大灣區的國際金融、法律仲裁及專業服務的重要樞紐。香港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首次公開招股市場。作為國際投資中心及接觸資本豐厚的中國內地投資者的重要門戶,在未來數年資本嚴峻的環境下,香港仍可為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不少機遇。此外,香港亦是低稅天堂,也是全世界最多高淨值人士聚居的地方之一。
過去數年,香港已發展成為亞洲初創公司的集中地,現時有超過3,000家初創公司於區內營運。香港營商環境高效便捷,充滿活力和機遇,非常適合創業者追尋理想、實現夢想。再者,香港人聰敏靈活、刻苦耐勞、不畏困難、恪守商業道德。香港人也精通科技和潮流動向,香港本土市場雖然不大,但絕對適合測試亞洲市場對新產品和服務的反應。另外,即使香港經濟規模較小,但長期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已彙聚了大量具有國際網路的公司,是企業尋找合作夥伴,向外擴張的樂園。
深圳是大灣區的研發創新中心,被譽為「中國矽谷」,彙集騰訊、華為、大疆創新等中國科技巨擘以及大量初創企業加速器和其他支援設施。深圳科研投資額在全球名列前茅,僅次於南韓和以色列。
東莞現正急速發展成為中國的高端製造業中心,其中電子訊息製造業為支柱產業。現時每四台手機就有一台於東莞製造。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全球性的初創企業培育基地,專注研究機械人及智慧硬體技術。
文章分享
1. 10 charts that explain the Global Education Technology Market by HolonIQ
2. $3B Global EdTech Venture Capital for Q1 2020 by HolonIQ
3. COVID-19. Global Education Outlook by HolonIQ
4. Education in 2030 by HolonIQ
5. Tomorrow’s world of education: students learn online in Covid-19 lockdown, but what edtech advances can we expect? b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6. Case study - The Greater Bay Area: A Key Portal for Education Technology by Hong Kong Trade Development Council
7. PIE CHAT with Rachel Chan, co-founder of Esperanza by The PIE NEWS
8. Analysis of Chinese Education Policies by UK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9. Webinar Synopsis on ‘Edtech opportunitie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by Esperanza
10. Education was a laggard in embracing technology - until the pandemic by Rachel Chan, Disruptive Asia
11. How edtech innovation could change global learning habits long after Covid-19 b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